本报讯 由中国茶叶学会、陕西省农业农村厅、安康市政府主办的第31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近日在安康市举办。陕西省副省长钟洪江、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、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出席会议并致辞。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,湖南农业大学,陕西省委科技工委、省科技厅,安康市人大、市政协、市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。
近年来,陕西省安康市坚持把富硒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,通过深化良种繁育、基地建设、主体培育、科研创新、品牌创建等,茶产业面积规模不断扩张,质量效益全面提升,品牌市场日趋完善,助农增收成效显著。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39.6亿元,连续3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20强。尤其是近年来,安康以提升茶叶亩均效益为核心,在夏秋茶利用上下功夫,在发酵茶生产上做文章,初步形成了绿茶为主,红茶、白茶、黑茶等发酵茶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。截至2022年底,安康市茶园总面积达111万亩,茶叶产量5.2万吨,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,带动20.1万农户实现因茶增收、因茶兴业。
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围绕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、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、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、茶叶功能成分生物活性研究,从科学与产业的角度全方位总结梳理了2022年茶叶科技创新进展,并倡议科学研究要以科学、技术、产业问题为导向,解决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。
(资料图片)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宁波大学教授陈剑平以宁波市东吴镇乡村振兴探索实践为例,围绕乡村产业如何发展、村庄如何改造、村民生活质量如何提升、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四个问题,从产业再造、生活再造、生态再造、社会再造和服务再造五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发展经验。
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指出,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“三茶统筹”重要论述,要清楚“为什么要统筹”“谁来统筹”“怎样统筹”,要充分发挥破题、解题、创新创造的科技赋能主导作用,培育“六位一体”的品质生态茶园,致力多元消费、共享“六饮康乐”。
姜仁华介绍了县域茶产业发展现状,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估结果,并总结了县域茶产业发展经验和启示。安康市副市长陈晖以《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》为题作安康茶业发展案例分享。
本届年会设立了两个茶叶科技分会场和一个茶叶经济分会场,主题聚焦“绿色发展 种业振兴”“茶叶数字加工技术与茶的综合利用”“县域茶产业振兴之路”等,针对性地邀请25位国内著名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作专题报告,分析国内外产业、技术发展动态,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,如丘陵山区智能灌溉、茶叶智能采摘、生态茶园建设、茶树新品种发布、茶叶数字化加工新技术、茶叶综合利用新产品、茶叶包装及质量安全新要求、茶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、数字技术助力茶产业发展、茶叶消费行为研究等。
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茶叶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、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恳谈会等活动。
此外,“科技成果交流会”展示推介了58项具有应用前景的茶树新品种、新产品、新技术等创新科技成果;“五星茶样推介”展示了近60个在2022年全国茶叶品质评价中获得五星的实物茶样。
(王京臣)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5月04日07版)
(责编:袁国凤)
关键词:
最新资讯